跳至主要内容

新年。心年。摄影


本摄影师。笑一个。




团圆。 夹一块。

吃一口。







儿童不宜。

新年的规律。无法突破。

新年饼与汽水的清爽。

一年一度的季节再次降临。爽快。


花后的相聚。

人。

高谈阔论。谈天谈地。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小医生日迹十六:回牟

夜读与背书。 摄于台北. 九份29/9/2017 白天披着白袍游走白象塔里的所见人生百态, 一幕幕简单幸福,一幕幕惊心触目; 一幕幕前所未闻,一幕幕措手不及, 一幕幕力不从心,一幕幕遗憾懊悔。 我深深吸一口气定神,嚼咬着一片口香糖,匆匆把手头上的活儿赶一赶。 然后,下岗后提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又不禁回想起当日情节,心头顿时暖暖的。 枕头上的脑袋思路漫漫宛如野马奔驰,一路风景幕幕倒带: 我怀念那位84岁老妇每天风雨不改的清早6时正探亲时间 (visiting hour) 出现病房里, 熟练的手势倒杯乌咖啡递给老翁日常习惯,再用湿毛巾轻柔地檫檫老翁的脸颊。 歇会儿,双手合握着老翁的左手揉一揉,眼里满满爱意守护着老翁。 整个病房间的咖啡香,与我小小医生清晨早起朦胧的睡意强烈对比下, 这对老伴俩要的幸福很简单,不外是俩口在一块儿,陪伴着对方。 我怀念那个呱呱坠地的小瓜现在长大了吗? 小孩子都顽皮嘛。那小瓜妈妈还是如此疼爱小瓜吗?会不会嫌弃小瓜乱跑乱钻呢? 那妈妈焦虑地看着医生为小瓜打针时,一直打眼色要医生小心一些。 一针下去,呱呱哭了一声,又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紧抓妈妈的怀抱里。 父母心啊,抱在怀里,疼在心里。 我怀念那位独坐在一旁的先生,彬彬有礼地和我谈心。 这忧郁症病患心中有解,明白他脑袋里思路持续忧伤是病。 微声细语的对话耗了数小时,聆听着他讲述的人生经历与心魔。 我临走时他站起身子与之握手:“谢谢你,耐心地听我的故事。” 他微笑说。 突然领悟到这般琐碎小事:耐心地倾听,何止是了解病人而已,还是对病人的基本尊重。 我感激那位工作实习的同大学师姐逗弄我的当儿,一并分享病房里的故事与经验。 夜里病房的机器声规律交响,我和学姐熬夜举杯铝罐咖啡聊聊病历与医疗程序。 到早晨我的脑袋当机了,揉揉眼袋还是睡意难缠。 可这实习的医生学姐还能专注继续工作呢。(哪有我年轻还比她差劲的理由啊) 还有,很多很多..... 零零碎碎的风景在白象塔里时刻发生着,暖人细节也持续发生。 我看在眼底,并非意识性地用心感受着, 医生老师常说,有感觉很好,也很不好。 毕竟当个专业的医生,是不该拥有太多情绪的。 不合当的情绪化在一定程度上...

红帘里头。

红帘。摄于18/11/11。 曾经一颗热心与蛮冲劲。热血男孩的硬朗。 曾经一颗充满尝试与享受挫折的学习心态。 拾起几项爱好调节心情心性,始末都是零碎的学习过程。 经验与多尝试还是需要一步一脚印地累积。心理心灵上的自我陶醉。 都不称心。自我世界里边自我打滚。终究差一点什么。 红帘里头有颗宏心。裝着梦想与方向。 如舞台上红帘未开,充满期待。不禁猴急地盼望角色演出。 当红帘卷起,各角色陆续露面。路过。离去。 理性与感性的纠缠。褒贬的角色,性情,态度造就所有情节。 缠绵不清的一幕幕延续,莫名链接直到高潮再结局掌声四起。红帘卷下。曲终人散。 结局有待揭晓。那件事,那琐事的点点滴滴连串起来,人生。 红帘的故事。你和我的故事。 你和我的人生。 圣光

小医生日迹十。

手掌心的解说。 (我正常的手掌) 28/11/2016. 别误会,这并非风水命理的看掌之谈: 我特地附上这图来记载一段我在儿科病房里头的故事: --------------------------------------------------------- 如常跟随着专科医生或实习医生在病房里巡房(Ward Round), 那个美女医生一个转身就呼叫我们这些小小的医学生查看小婴儿的手掌。 那细小的小手被一个个的医学生轮流查看,还没轮到我,也还看不出什么特别。 医生就说:“进来儿科,你们医学生一定要懂这个。 这个对考试还是实习时都很重要的。” 纳闷着找不出什么不对劲,唯有觉得这个小婴儿特别平静没有哭。 在儿科里头,婴儿“哭”与“不哭”都是令人头疼的噩梦: 当他们不哭,必是身体不适出毛病;当他们哭得厉害,医生也是懊恼着如何体检他们。 呵呵。难得一次小婴儿不哭咧! 天大机会来个手忙脚快;快点练习全身检查!! 在征得小婴儿妈妈的同意下,我们开始对小婴儿实行全身检查程序然后讨论一番。 对我而言,个个婴儿的脸蛋都没啥差别: 一对小眼睛,一对小耳朵,一只鼻子,与那令人不自禁抚摸的微红小脸庞。 虽说书本知识里诉说着每个人的脸蛋都会不一样,而婴儿的脸蛋更可以告诉我们重要线索。 只因为在病房里头从未见过类似病人,各个思路都被约束起来: 脑袋自动忽略了小婴儿脸蛋上特别的特征与四肢的特点,也完全没有什么其他类似的想法。 思索了许久,脑袋仍然突破不了瓶颈,没有一丝头绪。 当几位医学生还搞不懂状况时,时间催促着医生需要跑走门诊诊所(Outpatient Department)了。 临走前,医生丢下一句: “这个病人不简单,你们一定要搞清楚。回去读书吧,下次我要考问你们。” 后来好奇心的驱使下, 偷偷地翻查了一下病房的病人们文件档案(通常需要老师或医生的同意下才可以翻阅的)。 隐约里瞄过那病房里的其中一个文档给了一点头绪, 小婴儿有蛮多病情的状况,都是需要药物治疗和手术的纠正的。 撇开其他状况不说,就只提:Single Palmar Crease, TRO 唐氏综合症( Down Syndrome)。 Simian Crease = Single Palmar Cr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