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草草了事。


反映。
摘自 LouiseWong Photography。
Unplug To Connect Hemophilia Charity Concert
 . MMMC 2014

多时候看到病痛的心酸与苦疾,横躺病床上屈折的表情与忧愁,
我会反复回想病人的痛楚。生活素质。日常上是否方便自立自理。
职业病吧,一位医生需要以病人的角度出发并减轻一切痛楚煎熬与维持生活素质。
活死人,与死活人,只是生活素质的不同编写着他们的日子。

若生活多多病痛难熬,生不如死,
闭眼死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与自由。

Hemophilia,俗称血友病,是一种残缺很需要社会关怀与注重。
承蒙潘升老友记,我再次玩上黑机器两小时随手拍。
这是一个纯筹款,非盈利式的弹弹唱唱分享会来醒觉一个社区对血友病的支持。
其实,血友病需要支持。在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默默哭泣它的孤立无力。

又来一段抄袭潘升兄说的:
每个社会社区必有血友病人的存在,
而这些在我们身边(或许哪日曾与我们擦身而过而我们不知)需要我们支持。
何须大大拍胸口豪言要出钱出力支助远在天边的ABC组织,却无视身边这群弱势。

筹委们用了半年完成全部表演,策划从号角初响至安排至宣传至分享会当日收工完事。
老友记很用心的说服我帮忙摄眼。我不敢胡闹赖皮,三脚猫功夫草草不济于事献丑力挺。
演出一小时,半年心血与汗水泪水。老友记最后曲终人散时与我道谢。
我看似感动的泪迹于他沉重的眼袋,强忍迟迟没滑下脸颊两侧。
嘴角上的上扬与残月型的笑容小嘴,嘴上没说,却清晰可见他很欣慰分享会的顺利。
那晚,他睡梦中熟睡必有甜意眯笑。

握了手,那手温熟悉当年他与我初认识时一样粗燥。
如同当年他与我并肩策划生活营的日子熬夜数日还要硬撑。
如同一高一矮的兄弟拍档组合本该不需言谢。这才是BRA-DA。
呵呵。他,仍然热血。热心。热情。

呵呵,不知何故。
我总会在热闹的人潮里头安静起来,却在安静的寥寥小众前无聊胡闹。
我还是习惯性躲一角通过黑机器的摄眼里头单眼观察人的表情,掌声,欢呼的形态。
按下快门摄下的,或许是一种回忆,一种记录,一种醒觉。
对这老友记,是他一路走来的努力与六个月来的折腾。

敬佩。致敬。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小医生日迹十五:独白

我躺在绿草上望着蓝天白云,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 脑袋的思路总是没有章法,而且当有了想法又无法实现时感到失望。 想了想,不管了,也管不了的。 我常常幻想一个人躺在池塘边欣赏荷花盛开,不远处枝头有鸟,偶时传来蛙声与流水声。 那忘情地融入大自然里头呼吸着清新空气的负离子,陪衬着微风与柳树叶缝隙传来的阳光。 我奢望一个不需要咖啡因提神的潜意识,或者情况允许我悠闲细口品尝咖啡因的味道。 我何不想像那静静躺着的狗不理世事地睡着,似乎天塌下来也当是被子垫着。 它不愁今日不愁明日的,全然跟着自己性情渡日。 心里疑惑着: “ 难道你不食人间烟火吗? ” “ 我的悠哉你们人类羡慕不来。 ” “我还挺羡慕的,可否指教呀?” 它闭眼不答,伸出舌头于嘴边,一个斜身躺下就打呼了。 它哪怕觉得累了,就地斜身躺下闭眼就睡觉了;饿了,就找食物解决。 简单直接的生活方式没有迟疑与犹豫,也没有欲望或野心。 我伸手去挑弄它毛发,它懒得理会,任我戏弄。不一会儿,它坦然转个身让我刷肚皮。 我真羡慕这天生天养的嚣张野狗如此豪迈气爽。 “ 兄弟,命运冥冥中自有安排呀。而你心静(清),自然身轻。 ” 散漫地躺在那半天,青蛙也开始叫嚣好像在抗议似的。 咦,那青蛙探出头来哇哇叫个不停,是不是嘲讽我在困井(境)里勉强透气呢? “ 喂,青蛙哥,你别笑我井底蛙好吗?” “再说, 可以赏脸给我一点清静吗?”   老羞成怒着。 突然,天空一闪雷电,一阵响雷震耳如催促我回归现实面对人生。 “ 醒一醒好吗? ” 我拍一拍脑袋,揉一揉眼袋,呆头捱脑继续生活了。 圣光

请珍重。自重。

老师要我写张丹感想。 我却默默跳出另一个上述作文题目。 作为一位学长。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涯。 世事冥冥中自有安排。 给同窗小许提醒。加油。 好了。请期待。 校刊见。我的文章。 也许,老师在课室已经公布天下了==!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