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什么风景。


车窗风景 .  印度巴士上。
摄于23/5/2015。

本想说去观光久违的海边海滩白云海鸥与灯塔的,
怎知售票员没提醒哪儿下车;就我们几个傻傻等至巴士抵达另一个无法想象的风景开启没计划的旅程。
比起平时鸣笛声四起与徘徊的人海,
我一路沉醉于幽静的清早与清静的星期六街道市景没啥人没啥车,并忍不住按下快门。

我透过巴士铁窗挣出相机镜头拍摄一路风景。
心想,或许这一道道一路以来的风景是最真实,最纯朴的一幕幕感动。
这些真实人生的一幕幕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独有当地风俗的态度,与一种生活文化的习惯。

停歇了试卷搏斗的期考,我踏上这道地的陈旧长巴士被拥挤着身子依靠着窗边。
幸运有个窗口通通风泄气与浸透自我在摄影里头。
我沉醉的,其实只是很朴素的生活方式与简单。易说,却很难。

大清早我坐在巴士上任风吹乱发丝,间儿或有小摩托穿梭车龙之间,
或另一巴士还是罗哩多么逼近地擦车而过并过传来的烟尘。
大多数店铺从前夜打烊后还没开店,唯独不远处十字路口旁那水果杂档是数条街道唯一干活的店面。
刚巧经过水果摊前的数位白衣白裤白裙看似制服装的人儿边走边有说有笑。

话说我注意到附近有医院,若他们是护士,我还猜想他们刚落班,还是相约步行去更替轮班呢?
街边的老伯提着小袋不知装着什么,独自散步着与迎面的小绵羊式摩托。
路边地上小摊买卖交易的人儿各自忙碌干活不暇旁人。

印度的马路多有窟窿,行走的陈旧老爷巴士摇摆着站立的搭客一下左一下右。
基于拥挤不堪,站立不稳的人儿往往会有身体上的碰撞;汗流浃背的黏腻体味互相传染让我多会掩鼻。
我坐在依靠右边车窗的位置,斜望去人挤人的巴士里头隐约望见那座旁看似学生的座客腿上顶着背包, 
在拥挤的老巴士里翻起笔记,炯炯有神地背诵知识,似乎那吵闹的巴士引擎与人潮无法分心他埋头苦读。


兜兜转转,
这人生也只是一个路过的风景;一道道真实且曾经触动我心的风景。






我明白的现今最实在:
过了今日就变成曾经的风景,
过去式的某某谁与画面也只能回忆里的回味。
过去了,随风去。别强求,因为,强求也不会有幸福。
比起苦苦追思过去,我盼望更美好的下一道什么风景或更加惊喜。


后记:
比起擦肩而过的一道道风景不断往身后退去,
这抱有欣赏世间万物的心境与珍惜当下是否更贴切些?

呵呵,我真不知道。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千年念。

又是咖啡离开杯垫的夜晚在书香世界里头。 夺命的模拟卷题还是倒数剩余的数小时。啃不下的笔记。 焦虑心头。不安。心情开始急躁。入魔。 偶然翻开笔记本里头的家庭照片。 首次拍摄的简单美更是勾起挂念想念。 它的拍摄水平并不完美,却是温馨动心。 完整。 完整了流浪人的心情残缺。 正面念头开始怂恿我继续加油。 家里头的人和物挂心头。 又是另一种冲劲纠正念头。 再会。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

变美。

迷你芝士蓝莓蛋挞。 摄于27/2/2015 .农历新年 . 家。 这农历新年的假日, 本想念家而回家;看看了家,就觉得不一样了。 久违了, 我远程迢迢回家,到熟悉仍然依旧的家门。 家门上的铁锁没换,多了些青锈给予一种破旧的视觉。 我提着行李与背包到二楼睡房里头,是的,依旧是我熟悉自己睡房的味道与我个人的双人床。 若不提我空着的这房间自行出走多时后才归来,摸摸书桌上床角旁衣橱却是惊讶一尘不染。 心里头一阵暖意:必是老母亲何时想念我时步入我房间打扫一番。 纯粹的, 带了点书本回家本想说可以趁假日读一读消遣时间什么却只搁着一旁铺尘。 没什么时间,没什么性情翻阅书本;我还是喜欢安静地坐在一旁自个儿观察人儿。 过新年了,大伙儿亲戚朋友来来去去拜访拜年叙旧如往年一样。 年龄上多添一岁又一岁后,长辈们的脸庞上仿佛多一丝丝皱纹与些许老化。 如同我老母亲不时追问我关于她膝盖有些退化,肩膀常年绷紧不舒服。 在家的日子,一箩箩的食物定时端上要我吞下, 不时吃饭的当儿,一块什么肉又什么菜一一夹到我盘来, 耳边飘来一句口头禅:这印度吃不到,你要吃多些。 印度没有闹食物荒;只是文化风情的不同,唐人或西式食物比较难找。 这回妈妈学会了迷你芝士蛋挞,趁我假日在家,非要弄给我吃。 折腾了半日买材料到下手弄得数十个, 其实,它们并不是什么贵货,外头都是买得到,可我就惭愧那心意与来回折腾。 我看在眼里,可我不知如何反应这孝道。 唯有一粒粒迷你蛋挞放进嘴里,举个拇指说声:好吃。 这真是微不足道的一种回馈。我没有其他头绪。 或许久没回家了, 我外头经历了不一样,眼光与人生观也不再一样。 人也变得比较随和。惜福。感恩。 这家,没变。 在我眼里,变美了。 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