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马国一家人(开斋节2015)






Hari Raya Aidilfitri . Eid Mubarak 2015

时间是一种巧妙的东西:
时间推磨,建立了新关系,或拉近了关系;或遥远了感情,或疗伤了伤口。

近日马国的刘蝶广场事件有点震荡,我先撇开它是否存心政治因素或舞弊事件的遮掩。
反倒是,在异地国外的我们(各族各宗教都一样)共同头衔着马国人的身份,更提着同样的护照,过年过节都是一起庆祝,一起谈心。这才是“一个大马”精神。

开斋节了,巧妙是期考完毕第二天。
期考当儿,那谁谁谁已经发起号角诚邀全部马国人一起参与Open House(马来话:Rumah terbuka)。(不是一间屋子哦,是三间屋子轮流早上中午晚上,另加一个半夜场的摩登年轻人派对,有点吓人哈哈)
呵呵,这巫族朋友特地过来我身旁拍拍我肩膀埋怨我没出席上回派对,这次一定要我出席。
面对热情的人儿盛邀与珍贵友谊的话上,我来凑个热闹,分享一下快乐。

这屋子都开了窗门,从门外就听见那播放着开斋节歌曲。
进门前那朋友已经在门前握手拥抱一个,祝福一番。
“你一定要吃我家的仁当咖喱鸡(Rendang),我请了厨师特别下手煮的。”他笑笑说。
进了家,里头坐了不少朋友,我们都是一家人。
他盛情招待,拉拉我的衣袖到他厨房,指指点点的:这个厨师煮的,这个这个这个我亲手煮的,这个这个谁谁谁带来的,雪柜里还有什么什么,又是谁带来的。
我有点尴尬,两手空空的,只是提着一个相机就赴宴。
他看穿我,‘‘不要和我paiseh(客气的意思),你一定要吃到饱才可以离开’’

吃吃喝喝的当儿,都是一起说说话,照照相。
他的宴会并没有规定时间,就大概说几时到几时得空,大家可以任意到访。
这时间里头人儿进进出出屋子,大家都吃过了马国餐,一起谈笑过,并留下了祝福,

离开时,他对我说:
佳节时候就是团聚的时候,在异地的我们应该不分你我,大家都是一家人。
因为,在这遥远的地方,大家就是并肩学习、一同成长的同伴。
"Passport pun same, hanya tu gambar macha je lain, tentu aku lebih hensem je.
 Ape macam mau racist"

回过头,反观刘蝶广场事件,我倒是有些莫名的感慨。
来临31/8/2015是马国58th独立日,唯有愿望大马继续加油。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小医生日迹十五:独白

我躺在绿草上望着蓝天白云,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 脑袋的思路总是没有章法,而且当有了想法又无法实现时感到失望。 想了想,不管了,也管不了的。 我常常幻想一个人躺在池塘边欣赏荷花盛开,不远处枝头有鸟,偶时传来蛙声与流水声。 那忘情地融入大自然里头呼吸着清新空气的负离子,陪衬着微风与柳树叶缝隙传来的阳光。 我奢望一个不需要咖啡因提神的潜意识,或者情况允许我悠闲细口品尝咖啡因的味道。 我何不想像那静静躺着的狗不理世事地睡着,似乎天塌下来也当是被子垫着。 它不愁今日不愁明日的,全然跟着自己性情渡日。 心里疑惑着: “ 难道你不食人间烟火吗? ” “ 我的悠哉你们人类羡慕不来。 ” “我还挺羡慕的,可否指教呀?” 它闭眼不答,伸出舌头于嘴边,一个斜身躺下就打呼了。 它哪怕觉得累了,就地斜身躺下闭眼就睡觉了;饿了,就找食物解决。 简单直接的生活方式没有迟疑与犹豫,也没有欲望或野心。 我伸手去挑弄它毛发,它懒得理会,任我戏弄。不一会儿,它坦然转个身让我刷肚皮。 我真羡慕这天生天养的嚣张野狗如此豪迈气爽。 “ 兄弟,命运冥冥中自有安排呀。而你心静(清),自然身轻。 ” 散漫地躺在那半天,青蛙也开始叫嚣好像在抗议似的。 咦,那青蛙探出头来哇哇叫个不停,是不是嘲讽我在困井(境)里勉强透气呢? “ 喂,青蛙哥,你别笑我井底蛙好吗?” “再说, 可以赏脸给我一点清静吗?”   老羞成怒着。 突然,天空一闪雷电,一阵响雷震耳如催促我回归现实面对人生。 “ 醒一醒好吗? ” 我拍一拍脑袋,揉一揉眼袋,呆头捱脑继续生活了。 圣光

请珍重。自重。

老师要我写张丹感想。 我却默默跳出另一个上述作文题目。 作为一位学长。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涯。 世事冥冥中自有安排。 给同窗小许提醒。加油。 好了。请期待。 校刊见。我的文章。 也许,老师在课室已经公布天下了==!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