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失去的热血。


印度欢迎你。
Andrew Khew摄 . 于20/10/2014。

多久没拾起的黑机器在被必要时重拾起录影摄影工作。
我失去多久的手感无法适应他人的机器按钮不如自己的小黑熟悉。
也是感恩,黑机器的陌生,但还是应付搓手有余。

当年初来报道在印度的日子被各老大大姐迎新。
热情的迎新或许是我们华夏族在这土地上缘分的巧遇而显得热血热忱欢迎。
一年四季后的日子,各老大大姐也是混熟悉没大没小了,有些也凯旋回归了。
可留下的回忆与笑容或许就是我拾起黑机器告诉故事的元素。
我这届小瓜也是老大大姐了,也是时候扶起这传承的责任迎新如同当年我们的小小瓜。

此次,
小小制作成本却渴望大大效果的贪婪,
或许是我这种假厉害的摄影师打肿脸皮充当录影师胡来乱搞。
还是拿一群同伴一起做实验老鼠,屡试角度技术和情节伏笔。
找来了随缘的多位师者们来个小插曲欢迎词祝福新生来临,
为他们提高难度地要他们念出华文字词,还是喜欢他们搞笑调皮的一面给予配合。
在录影的过程里头,透过小黑的镜头看到各个脸孔的投入,那是心底的感激与欣慰。
老实说,比起过程中人与人的和谐配合交流与明白,我并不怎么在意成品的品质了。
过程里还拖进一位女生做导演来压场指指点点。女生做协调员总是有说服力适合不过嘛。 XD
我这不大喜欢解释的态度真是懊恼我无法表达我需要的重点,
现今我只需烦恼自个儿的拍摄艺术,其余编辑与演员之间的构思就借过导演来做桥梁吧~

呵呵,我这假厉害还是挺瞎厉害。
我祈祷成品效果可观,有一定水准可让导演不再诅咒我让我安然入眠。LOL

另个因素,
或许是丝绸之路这故事追溯至元前139汉朝汉武帝派遣张骞耗时11年步行开拓。
史记与汉书的记载连系这两大古国有一定影响,我觉得交易的当儿也是思想,风俗文化与宗教的开拓。
筑起的古中国中原与古印度的文化繁荣交易与宗教交流的桥梁或值得我们去了解这过去。
我们来到这儿求学,其实那是张骞走过的路。那是很久前,也是不久前。
佛教的感染,佛陀也是印度王子觉悟并传教至中国中原。对吧?

此行,
我从敦煌(DunHuang)到了印度沈独(ShenDu)。
我感悟了我自己的弱点,也明白我无法细心的细节有点措手不及。
我的业余爱好或许在身边各个眼中很佩服,
在我的人生道路里,我只期望这业余爱好只是我生命的记录记忆当年的一种模式。
别说我调高卖,有时我就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炫耀的一回事。
加上我的人生观与不肖人间烟火的态度使得我不怎么喜欢为他人拍摄。
在这,我唯有感激大家对我的信心与相信。

后记,
被背弃的学业在时间里头需要夜里追赶。
玩过了小黑,又是坐电脑荧屏前重复影片指指点点的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很多夜晚与咖啡额来承负。
手里滑动的滑鼠在桌上来来回回那失去多久的热血,我冷却了当年冷却了自己。
或许我不再是当年。也不再是热血。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小医生日迹十五:独白

我躺在绿草上望着蓝天白云,不知下一步何去何从。 脑袋的思路总是没有章法,而且当有了想法又无法实现时感到失望。 想了想,不管了,也管不了的。 我常常幻想一个人躺在池塘边欣赏荷花盛开,不远处枝头有鸟,偶时传来蛙声与流水声。 那忘情地融入大自然里头呼吸着清新空气的负离子,陪衬着微风与柳树叶缝隙传来的阳光。 我奢望一个不需要咖啡因提神的潜意识,或者情况允许我悠闲细口品尝咖啡因的味道。 我何不想像那静静躺着的狗不理世事地睡着,似乎天塌下来也当是被子垫着。 它不愁今日不愁明日的,全然跟着自己性情渡日。 心里疑惑着: “ 难道你不食人间烟火吗? ” “ 我的悠哉你们人类羡慕不来。 ” “我还挺羡慕的,可否指教呀?” 它闭眼不答,伸出舌头于嘴边,一个斜身躺下就打呼了。 它哪怕觉得累了,就地斜身躺下闭眼就睡觉了;饿了,就找食物解决。 简单直接的生活方式没有迟疑与犹豫,也没有欲望或野心。 我伸手去挑弄它毛发,它懒得理会,任我戏弄。不一会儿,它坦然转个身让我刷肚皮。 我真羡慕这天生天养的嚣张野狗如此豪迈气爽。 “ 兄弟,命运冥冥中自有安排呀。而你心静(清),自然身轻。 ” 散漫地躺在那半天,青蛙也开始叫嚣好像在抗议似的。 咦,那青蛙探出头来哇哇叫个不停,是不是嘲讽我在困井(境)里勉强透气呢? “ 喂,青蛙哥,你别笑我井底蛙好吗?” “再说, 可以赏脸给我一点清静吗?”   老羞成怒着。 突然,天空一闪雷电,一阵响雷震耳如催促我回归现实面对人生。 “ 醒一醒好吗? ” 我拍一拍脑袋,揉一揉眼袋,呆头捱脑继续生活了。 圣光

请珍重。自重。

老师要我写张丹感想。 我却默默跳出另一个上述作文题目。 作为一位学长。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涯。 世事冥冥中自有安排。 给同窗小许提醒。加油。 好了。请期待。 校刊见。我的文章。 也许,老师在课室已经公布天下了==!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