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小医生日迹六:他走了。



Uthaya Kumar Selvaraj(1993~2016)
* 27/1/2016*

天刚破晓,面书上传来惊人消息:他走了。
这可爱活泼的男孩朋友走了。

他个性开朗,学业很好。也活跃于运动。
他是B33里头前五名的强劲羽球选手,又能足球田径。
同为羽球手,我欣赏着他,而他却对我这朋友总会鼓励一下。

“生活就是要别有遗憾” (Live without regret)
“正真的了解是不需要语言上的解释” (Truly understand without need of speaking out words)
这是我们俩共同的信仰,也是共同承诺着我们要一起经营的人生目标。

他喜欢骑美式摩托兜圈,如同我曾经想要骑着美式摩托环绕那个山脉。
他经常嘲笑我说着我们都想要骑着美式摩托流浪,而我至今却连脚踏车都无法稳着自己。
然后,他再话锋一转,“没事,学习学习一下就好。很简单的。”

他经常邀约我出外照相,他说摄影是一种天赋。
我通常会礼貌地说说自己还需要加强需要加油什么有的没的。
他摇摇头不耐心地听我狗屁,
拍拍我肩膀试图打断我的言词与不自信:“来,和我一起照个相”。

他说过,这份量最重的话语:
“Be Bold, and take photos before getting Old.”(对自己自信些,赶在老头子前快照多些照片)
他喜欢我的照片,总会对我的照片不吝啬地夸赞给力给赞。
他无形地对身边人给予一种正面动力,仿佛想要大家一起努力进步变得更强大。


当面对他人死亡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
死亡只是生命的其中一个必经阶段,然后自己一副泰然的嘴脸继续生活。
木头木脸淡定着,那曾经的生命体如今失去体温也是人生道路。
没啥好稀奇,不需要太多什么感觉或什么感触的。

然而,当一位亲近的人(朋友还是某某熟悉的)的突然离去,
面书上被洗版着他的悲伤讯息,此时此刻的心情滂湃:
他走了,却是感觉到心疼与心酸。
眼鼻酸酸的,一把持不足就流下泪痕。
心底那脆弱的心灵试图努力安慰着自己:
他如此喜爱摩托,而现今死于美式摩托背上(交通意外)或许该是无憾。



或许,眼见生死之前,
我心灵终究无法潇洒得安于泰然。
人心终究肉做,淡定的心情迟迟无法抹去那淡淡的忧愁。
瞬间心底边仿佛忽然被惊醒着并被强迫着成长需要接受那即是痛心却无法改变的事实。

他壮志未酬,天忌英才而先走。
唯望他只是失去该有的体温,死前没有痛楚,
且前往天国路途如同他生前向往着自由与不羁,
永恒地安然自在,稳如泰山。

安息吧,朋友
You shall be missed dearly , RIP brother.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请珍重。自重。

老师要我写张丹感想。 我却默默跳出另一个上述作文题目。 作为一位学长。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涯。 世事冥冥中自有安排。 给同窗小许提醒。加油。 好了。请期待。 校刊见。我的文章。 也许,老师在课室已经公布天下了==!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

她的终身成就。

Bengaluru国际机场的夜晚。 14/3/2015 . 三更半夜。 太匆匆,春去夏来。 开学的季节又是带着万般不舍的性情回归大学啃食书本。 假日在家的写意与体重的直接关系直线上飙 隐约抒写着一种悠然的生活方式与吃睡拉屎的恶劣循环。 在家的日子, 总会藏有食物, 总会有舒适的床枕, 总可以忘情熟睡没闹钟惊醒。 我独人背着背包与随行的影子步行在国际机场长长走廊, 走廊或因冷气机太冷显得少许冷清。我手拎着小袋子慢步独行。 身边擦肩而过人来人去;各自匆忙。我沉重的心情带着百斤重的脚步一步步行走。 走廊外隔着厚厚玻璃窗的飞机一架架整齐排列着。一架架到达机场,再一架架等候着起飞。 机场里头人儿深情的吻别与拥抱,多少情绪在不言中。 脸颊有点泪痕,湿汪汪的目光祝福着离别。 可那该死的飞机引擎声与催命的叫呼台催促了有缘再见。 如今安然抵达印度国际机场等候着下一趟的内陆飞机,回一封短讯报平安。 夜里停留机场候着,耳边听着预录的张学友演唱会。 轻哼着节奏。细听着和旋与醉人声线。有点醉。 机场夜里暗淡灯光有点诗意,身边的疲惫人儿有点睡意,有些睡着打呼。 搁在身旁的行李箱寸步不离,斜躺在椅子上身子扭曲着依靠椅子在发梦。 这谁谁嘴角上有甜蜜笑容,我猜想:必是美梦。 我无法入眠。家里有病妈,本不该远行。 心底那块在家,这胡乱敲打着键盘书写着一些有的没的。 一种心痒说不出口又撇不掉的无奈。忧愁, 我无法描写担忧。 她曾说过, 孩子们是她的终身成就。 一辈子的相夫教子,至今孩子们都乖巧有家教。 孩儿长大懂事了,却也需要离开家了。 曾经每个房间住着一个人到现今守着空房的老母亲。 或许每日等待着老兄老爸放工归来晚餐是她的期盼与日常习惯。 静悄悄的四壁里头,我有种莫名盼望她可阅读习字抒写情怀。 离开了家。也该自己长大了。 当孩儿长大懂事了,她也随即地变老了。 当孩子懂事有本事了,她却放手要孩子出走了。 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