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小医生日迹十一。


单身(睏)狗。
摄于 两年前的印度出走:Rohtang Pass。



是做贼心虚吗?
还是自个儿的自信心已经彻底被一连串的测验瓦解了呢?
彻夜的眼睏却难眠,又是怎么回事? 这回真被吓破胆了吗?


细数着那些笨拙出错的关卡,说不出的忐忑唯有一声声的叹气在独人的房间里。
空气中弥漫沉闷忧伤的气息被封锁在单人房的四壁里没有言语的交流;死气沉沉的。
抱着枕头于胸前,斜坐在桌灯前的椅子上,双目面向桌上帖着满满考试范围科目的布告栏傻傻发呆着,
然后眼光停顿在众多纸条与笔记的中心点;一行瞩目的大型黑体字条写着:“Dont Quit”(别放弃)
怎么心底总是不踏实的;翻阅课本与笔记怎么都无法牢记,
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说话也颤抖被考官看笑话。
唉唉,这多么差劲的家伙。*吐槽吐槽*

--------------------------------------------------------------

咖啡一再续杯的同时承载着多少的不安与那不规整的心律仿佛述说着一切来得太快。
太匆匆,身心的遍体鳞伤又是伤痕累累的心魂来不及舔伤和清醒;
附送着的厚厚黑黑眼袋还真的忘了持续熬过多少星夜埋头书山书海里没完没了地苦读。
不知从何读起,更是措手不及的准备功夫与本应该学会的知识水平更是远远差了一大截。
面对这次回马国后的首次大测验牵引着心中的恐惧不断消磨着体重又瘦了一圈。

直到方才成绩放榜的时刻如同高压锅霎那解压,松松一口气。
感激医生老师们的祝福与不定时的派送定心丸定神,加上数夜的爆肝夜读,庆幸不负所望。
成绩出炉:低空告捷。 可吟可泣;谢天谢地。

如今距离拿到 “Dr."  的头衔的最后三个学期(一年半)需要迁步去古城(马六甲),
这最后冲刺却是有点紧张与担忧,可见心理的底气不够火候。
不踏实的窘境如影随行,慢慢磨练着心田茁壮成长并霸王硬上弓地硬着头皮过关斩将。
还望这番磨练可以提升心境(呵呵,还是别开玩笑了,只要不沉沦就感激万分了)。


收拾杂物想要离开麻坡时候,充电着的手机作响;收到那家里来的电话追问着成绩如何。
那外婆用她一贯的福建话暖声缓语地问道:“今年回来过年吗?”,融化了心魂,一语惊醒。
啊,又一年过去了,快要农历新年了,而且2017年又是鸡年!(我年肖属鸡的,今年芳龄24岁),
才想起久久不回家的我差不多时候要回家了。
随便轻装一个背包,领着那过关的成绩单截图存放手机里,
一鼓作气地撇开一切杂念与不安的情绪,留下一堆堆的笔记与书本于古城,
拍一拍有点松散的衣袖(消瘦了),戴起墨镜掩饰其黑眼圈,似模似样地从容归途。

-------------------------------------------------------------

回想起两年前(第二学年大考后)出走印度时刻也是成绩告捷瞬间放下心头大石。
那个时候战战兢兢地出走北印度山脉直到成绩告捷后步伐变得轻盈飘飘然轻快的,
而当天夜晚的繁繁星空特别触目亮眼,感触与感动着心扉。
隔天早晨随缘分安排下经过某某后巷时所见这单身狗觉得蛮得意并举起相机摄下的一幕。

如今事过两年,回头看了看这照片,场景顿时历历在目。心底仍然温热。
倒是欣赏着那单身狗一副单身贵族的不羁嘴脸,自在自悠熟睡着。
随着耳边的轻音乐响起,举杯焦糖玛琪朵加片曲奇饼慢慢细嚼其味,
要不,自己也变身一名随缘的单身雅士 ,
心自悠闲谈吐雅声雅气的“砖石”王老五, 如何?

呵呵。别吐槽我。
话说,我应该不好意思的。


圣光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请珍重。自重。

老师要我写张丹感想。 我却默默跳出另一个上述作文题目。 作为一位学长。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涯。 世事冥冥中自有安排。 给同窗小许提醒。加油。 好了。请期待。 校刊见。我的文章。 也许,老师在课室已经公布天下了==! 圣光

小医生日迹二。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Raghuvaran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Medicine Department EndPosting Dr Sandeep and Us. B33 Group A(1+2) 2015 三星期了,总算勉强闯过EndPosting Exam。 还记得,当初初来报到时什么都是第一次。无论是和病人说话,还是学习阅读着病人病历。 然后才顿悟自个儿这两年躲在课堂里熟读的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知识是那么肤浅。 这为期三礼拜的日子都是看看病人,学习着收集资料书写病人的病历(Patient History & Profile Details); 另加例行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和系统性例检(Systemic Examination)。 看似曾时读过,还夸下大口说不会困难。 怎么第一天巡查病房就被病人的道地语言难倒,我听得一头雾水。呵呵。 或许,那两年死命埋怨课业压力大又读不完的疾病资料, 还说得自己怎么拼命背诵着。呵呵,和这三礼拜比较下,那两年白活了。 我很庆幸, 我生命里头多时总会有个人,或一位老师,或一位贵人; Medicine Ward 是医院里头最多病人的,他们仍然传授技巧,并多加解释解答我们的许多问号。 这三礼拜被四位Senior Doctor (MD)带领着, 与四位Postgraduate Doctor 代班; 与病人见面后,需要及时考虑是否紧急案件还是什么, 拿出笔详细地笔记下病例(Patient Profile &History),写出临时诊断(Provisional Diagnosis); 脑袋一直在学习着(理性化,Reasoning)来诊断病症, 并利用科技来检查(Investigations Method)来确诊病症。 这些都是必要的,主要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与更快速痊愈。 还记得, 自己总是问了些不关痛痒与滑稽犯傻的问题给老师们大笑,哪怕他们乘机讥讽我几下。 自己皱着眉头还蒙在鼓里傻傻的,直到老师解释才大悟怎么自己那么不够理智。 -------------------------...

什么风景。

车窗风景 .  印度巴士上。 摄于23/5/2015。 本想说去观光久违的海边海滩白云海鸥与灯塔的, 怎知售票员没提醒哪儿下车;就我们几个傻傻等至巴士抵达另一个无法想象的风景开启没计划的旅程。 比起平时鸣笛声四起与徘徊的人海, 我一路沉醉于幽静的清早与清静的星期六街道市景没啥人没啥车,并忍不住按下快门。 我透过巴士铁窗挣出相机镜头拍摄一路风景。 心想,或许这一道道一路以来的风景是最真实,最纯朴的一幕幕感动。 这些真实人生的一幕幕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独有当地风俗的态度,与一种生活文化的习惯。 停歇了试卷搏斗的期考,我踏上这道地的陈旧长巴士被拥挤着身子依靠着窗边。 幸运有个窗口通通风泄气与浸透自我在摄影里头。 我沉醉的,其实只是很朴素的生活方式与简单。易说,却很难。 大清早我坐在巴士上任风吹乱发丝,间儿或有小摩托穿梭车龙之间, 或另一巴士还是罗哩多么逼近地擦车而过并过传来的烟尘。 大多数店铺从前夜打烊后还没开店,唯独 不远处十字路口旁那水果杂档是数条街道唯一干活的店面。 刚巧经过水果摊前的数位白衣白裤白裙看似制服装的人儿边走边有说有笑。 话说我注意到附近有医院,若他们是护士,我还猜想他们刚落班,还是相约步行去更替轮班呢? 街边的老伯提着小袋不知装着什么,独自散步着与迎面的小绵羊式摩托。 路边地上小摊买卖交易的人儿各自忙碌干活不暇旁人。 印度的马路多有窟窿,行走的陈旧老爷巴士摇摆着站立的搭客一下左一下右。 基于拥挤不堪,站立不稳的人儿往往会有身体上的碰撞;汗流浃背的黏腻体味互相传染让我多会掩鼻。 我坐在依靠右边车窗的位置,斜望去人挤人的巴士里头隐约望见那座旁看似学生的座客腿上顶着背包,  在拥挤的老巴士里翻起笔记,炯炯有神地背诵知识,似乎那吵闹的巴士引擎与人潮无法分心他埋头苦读。 兜兜转转, 这人生也只是一个路过的风景;一道道真实且曾经触动我心的风景。